婴儿一般在7个月左右开始长出领先颗牙,到2岁半时长满20颗牙。这20颗牙就是乳牙。乳牙的服务时间比较短,一直到6岁“六龄齿”萌出之前,婴儿口腔里的牙都是乳牙。6岁开始乳牙就陆续脱落,被恒牙所替换。直到12岁左右,一般人口腔里就没有乳牙了。有的人成年以后,口腔里依然会有个别乳牙,是因为先天就缺少相应的恒牙。
有些家长认为乳牙坏了没关系,将来还会换牙的。这种观念对吗?
乳牙的疾病一般分三个阶段:①龋齿阶段(俗称虫子牙);②龋洞继续发展到牙髓;③如果这时候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龋洞就会发展到牙根,乳牙根下面是正在发育的恒牙牙胚。乳牙的牙髓及牙根周围血管与环绕发育的恒牙的血管丛存在直接的交通支。乳牙的感染在领先、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的6周内一般对恒牙没有太大影响。但长期存在的感染对恒牙有较大影响,会影响恒牙的发育或造成恒牙的萌出障碍,也就是说乳牙的感染长期存在会侵害到将来萌出的恒牙,所以乳牙坏了一定要抓紧时间治疗。
家长有时会发现孩子的乳牙变黑了,有的牙齿还部分缺损,但是孩子没有说疼,家长也就没在意。认为乳牙迟早要换的,不用治疗。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乳牙变黑一般是由于外伤或者龋齿(虫牙)导致牙神经发炎、坏死后引起。不仅影响美观,牙神经的感染还可以通过牙根尖部的小孔进入到骨头里,从而破坏正在发育的恒牙,导致恒牙畸形、错位萌出或者根本无法萌出。因此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乳牙问题并及时治疗。
恒牙的牙胚在乳牙下发育,随着牙胚的发育,乳牙不断向咬合方向移动,乳牙的牙根渐渐被吸收,乳牙开始松动,当牙齿和牙龈的连接也被破坏的时候,牙冠就脱落了。这时候脱落的乳牙自然就没有牙根了。
如果乳牙保护不当,不到换牙时间就过早缺失,常会造成一些牙列畸形,比如:
①乳尖牙早失:导致乳切牙向后移动,下牙弓缩短,形成深覆合——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天包地”。
②个别乳磨牙早失:导致六龄牙向前移位,占据缺失牙的位置,而使缺失牙位置的后继恒牙因位置不足而错位萌出。
③多数乳磨牙早失:将影响儿童牙齿的咀嚼能力,妨碍颌骨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偏侧咀嚼或用切牙咀嚼的习惯、形成偏颌畸形或“地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