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早早离世
黑色的葬礼,沉痛的哭泣……
较近,一段视频直接击中小美的内心
视频中的主人公在“发小”的葬礼上才真正后悔并意识到:
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才害得相识于6岁的“发小”突然英年早逝
他是我六岁那年来到我身边的铁哥们
细心、爱照顾人
还会给我分享各种好吃的
无论食物软硬
他都能帮我轻松搞定
我们一起长大
但慢慢我发现,他开始变了
变得挑食、敏感和洁癖
有时只要稍微有点脏东西掉在身上
他就像天塌了一样…
长大后,他的反应越来越夸张
而我呢,也没有把他的症状放在心上
继续带他熬夜,带他吃喝
累了也懒得刷牙,倒头就睡
他的身子越来越虚弱
发起病来也越来越不可理喻
一言不合就打脸
我开始疏远他
以为让他冷静一下他自己就会好起来
但,他再也没有好起来…
六龄齿是指在6岁左右较早萌出的4颗恒压
肩负我们一生“咀嚼”和“咬合”的重任
这些恒牙本该陪你经历一生的酸甜苦辣
却常常因为儿时的忽视和不良习惯而患病
甚至,英年早逝…
尽管故事里的“发小”是六龄齿的虚构形象
却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
如果不从小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
将会面临贴身“发小”的不断离去
较终损害的是无法挽回的身体健康
六龄齿并非乳牙,细心呵护受益一生
孩子6岁左右进入换牙期后, 在乳牙后面会悄悄萌出上下四颗4颗恒牙,叫做“六龄齿。它们将会承担孩子一生60%的咀嚼任务。
很多人都把“六龄齿”误认为是乳牙,认为龋坏了不要紧反正会被换掉。殊不知,六龄齿其实是孩子口腔中较早萌出的恒牙,一经长出就永不替换,会陪伴孩子的一生。严重的龋坏可能造成“六龄齿”无法保留而被拔除,成为有效性缺牙。这不仅会大大降低咀嚼功能、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影响颌骨的发育。
目前这一认知误区造成了很多家长对六龄齿的忽视,如同文章开篇的视频中讲述的那样,很多孩子也遭遇了“发小”夭折逝去的伤痛,据统计显示,临床上常规拔牙、补牙遇到较多的就是这4颗“六龄齿”。
“反正会掉”的乳牙,却会影响孩子一生
很多妈妈以为乳牙反正会掉,蛀坏了也没关系,往往会疏忽对孩子乳牙的护理。但其实乳牙作为我们的领先副牙齿,除了承担基本的咀嚼功能外,还起着引导颌骨、恒牙发育,建立正确咬合关系的重要作用。一旦乳牙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孩子牙列发育不齐、恒牙萌出位置不够,从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口腔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乳牙健康与否还会关系到孩子的发音吐字及面部发育。小小一口牙,其实关乎着你的孩子能否长成一个口齿伶俐、娇美可爱的天使。
如果你也曾不慎跌入这些误区,那就要赶快走出来,因为孩子的好牙齿需要你的及时正确的引导。只有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口腔护理的好习惯,才能让洁白健康的好牙齿陪伴他们一生。